我從不認為了結自己是最好的選擇。原因大概有二:(一)好好活着是最強而有力的復仇、(二)痛苦的活着才是別人最想看見的贖罪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我不是聊自殺,我只是談死亡。每個人都會死,眾人皆知的萬物真理。長生不老亦終有死。甚至是無敵的阿基里斯也有致命弱點。不過死亡並不應該是人的弱點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觀乎不同人的生命終結,不外乎出葬追悼⋯⋯ 均與已亡人無關緊要。有一點緊緊聯繫着亡者的,是世人的言語。說是風評或者有誇大其辭之厭,但一字一句都印證了一個人的一生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我不喜歡評論一個人,一個人不由得另一個人評論。給予意見由可,強行加於人身的標籤絕不可取。例舉世人評比故人之通例很易,但欠尊重。我則舉虛擬世界的例子——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紺野(少女)(長期病患)
標籤很易,不過若然你知道,她曾帶領業餘電玩選手,首刷勝利名流網史,你又會否對她一改印象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死亡是結果?結果可能是死亡帶給我們的認知。比如,在她幫助過的人的眼中,她是和煦的太陽。或者,在戰友的眼中,她是奮勇向前的領導者。她是個怎樣的人,不只是當下的認知,而是像結帳之時,數算一個人的影響。若是如此,善惡也不再是二元對立,而是在每個人身上,有着不是的見解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無論如何,死後不應再有枷鎖懼怕自己所持的見解分歧。因為結出的果實酸甜不一,也是常有之事。但她口中的酸,也是她切實嚐到的酸,也是我肯定的答案,甜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-
#林暮雪 #暮雪自言
我
全都
隨便
你